在春意盎然的广西乡村,米香扑鼻、果蔬鲜嫩,一批批特色农产品正通过政府采购政策的有力推动,从田间地头走向更广阔的市场。数据显示,2024年,全区各级预算单位预留2.15亿元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,实际采购额达3.21亿元,33个脱贫县通过“832平台”销售农副产品7.42亿元,同比增长8.2%。这一串亮眼的数字,见证了政府采购如何助力乡村振兴,让“桂字号”特色农产品更好地融入全国市场。
精准对接,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
农产品要卖得好,关键在于供需精准匹配。广西财政部门充分发挥“沟通员”作用,搭建高效产销对接平台,让“桂字号”农产品走进机关食堂、企事业单位餐桌,甚至拓展至全国市场。
在“832平台”上,大米、花生油、猪肉等广西特色产品成为采购热门,其中,大米连续四年稳居销售榜首。“‘832平台’不仅让我们的农产品能被更多人看到,也让销售更加规范、稳定。”桂林兴安县的一家大米供应商表示,借助政府采购政策,公司年销售额稳步增长,带动当地200多户农户增收。
政府采购不仅聚焦本地市场,还积极拓展跨省销售渠道。2024年,广东省通过“832平台”采购广西农副产品2.98亿元,占全区销售额的40.2%。借助这一平台,广西的优质农产品源源不断地供应至粤港澳大湾区,推动形成稳定的供需链条。
强化监管,确保采购落地见效
要让政府采购真正惠及乡村振兴,既要有政策引导,更要有精准监管。自治区财政厅建立“点对点”督导机制,针对预留份额较高或采购进度缓慢的单位,实施“一对一”指导,确保采购政策真正落地见效。
2024年7月、12月和2025年1月,自治区财政厅三次发布“832平台”采购执行进度通报,实时掌握各单位采购情况。对未按计划完成采购任务的单位,及时下发工作提示,确保采购进度与全年目标保持一致。
与此同时,政府采购政策不仅局限于机关单位,还鼓励工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消费帮扶。自治区各级预算单位工会通过“832平台”采购工会福利、慰问品等,进一步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,形成全社会共同助力乡村振兴的合力。
创新赋能,推动产业提质升级
在推动销售的同时,广西财政部门还注重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,让乡村产业“走得更远”。2024年,全区举办多场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品鉴和展示活动,让更多企业和社会组织了解并认可“桂字号”农产品,吸引行业龙头企业采购脱贫地区农产品作为生产原料,助力农产品附加值提升。
“我们不仅要卖农产品,更要提升品牌价值。”在2024年全区政府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专题培训会上,“832平台”负责人为各地供应商详细讲解采购流程,并结合市场需求,指导企业如何提升产品质量、优化供应链,增强市场竞争力。截至2024年底,全区33个脱贫县已有1388家供应商入驻“832平台”,在售商品数达16515款。
在全国“2024年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乡村振兴优秀案例评选”活动中,广西财政部门凭借创新的采购模式和扎实的帮扶成效,荣获“政府采购优秀组织奖”,并连续三年获此殊荣。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广西政府采购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肯定,更为广西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注入信心和动力。
推荐阅读: